华夏晚报  >   社会  >  正文

镇海区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谱写浙江文旅窗口新篇章

评论

  流淌千年的浙东大运河,连接着浙东与浙西、中国内陆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积淀了厚重、壮美和辉煌的历史文化。随着大运河宁波段国家文化公园工程的启动推进,镇海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为抓手,为谱写浙江“重要窗口”最精彩的镇海篇章铸魂赋能。

  为了将运河文化能够与旅游业更好地深度融合,镇海区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为契机,大力促进沿线文化、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积极打造“大运河出海风情线”。该线路西起沿山大河化子闸,东至澥浦大闸,全长约16.7公里,总投资1.32亿元,对照“有吃有喝”“可以游玩”的创建要求,重点打造缘起化子、运河祈福、碧田果香等“十二景”,将历史与产业串珠成链。

  “运河文化是我们这里的文化瑰宝,我们必须将其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当地居民李先生表示。

大运河出海风情线沿线改造前

大运河出海风情线沿线改造后

  民俗文化和水利文化在镇海颇为丰富。近年来,澥浦镇的十七房村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为契机,改造水乡寻梦游步道等基础设施,新建彩色步道、特色石桥、沿路景观,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此外,十七房村还以“优秀文化基因传承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方向,发挥“郑氏十七房古民宅群”的特殊旅游优势,举办“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节”“澥浦冬至文化节”等民俗活动,打开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这几年来,各种各样的文化节日和活动越来越多,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感受一下我们当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极大的好处。”当地居民赵女士说。

  离十七房古民宅群不远的水利科普馆,更是承载了运河人家摇曳多姿的水乡情。馆内设计改造提升后,不但融合现代水利设施,保留历史水利遗产,还通过景观小品和创意展陈展现水利文化的特色和内容,还原了江南水乡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地域风情。

  接下来,镇海区将继续坚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在文化赋能、文化交流、产业写作等方面精准发力,奋力打造文旅产业上的镇海样板,让流淌千年的古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文旅发展道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徐子胭 杨剑侠 高振洋)(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


责编:hxq 


注: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华夏晚报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版权申明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02142号-2

版权为华夏晚报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