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晚报  >   国内  >  正文

装配式建筑4.0:开启建筑工业化新时代

评论

  从传统砖瓦匠的手工砌筑,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批量生产,建筑行业的每一次革新都在重塑人类的居住图景。如今,建筑业迎来了装配式建筑的4.0时代,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于建筑理念与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装配式建筑并非新兴概念,从1.0时代简单的预制板应用,到2.0时代系统化的构件预制,再到3.0时代BIM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融入,每一代演进都在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而装配式建筑4.0,以前所未有的智能、绿色与集成化,将建筑行业推向新高度。它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将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环节深度融合,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体系。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建筑构配件在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精准化运输,以及施工现场的高效组装,如同搭建巨型乐高积木般完成建筑建造。

  装配式建筑4.0具有显著优势。在效率方面,工厂化预制生产不受天气、场地等因素限制,可多工序并行作业,大幅缩短工期。传统建筑项目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而采用装配式建筑4.0技术,工期能实现大幅缩短。质量上,工厂标准化生产流程严格把控,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使建筑构配件精度达到毫米级,有效提升建筑整体质量与耐久性。同时,装配式建筑4.0践行绿色建筑理念,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和建筑垃圾,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图片1.jpg

  在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2025第17届广州国际集成住宅产业博览会上,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展示的科技创新成果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正是装配式建筑4.0的生动实践。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将建筑拆解为标准化模块,在工厂内完成结构、装修、机电设备等全流程生产,运至现场后通过精准拼接组装成完整建筑。这种技术不仅实现了建筑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更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与监控。

  在政策支持下,中建海龙的实践成果丰硕。广州市发布的《广州市装配式建筑和模块化建筑项目容积率激励措施实施细则》,为装配式建筑4.0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南沙大涌安置房项目作为政策首批受益项目,模块化应用率达83%,成功获得容积率奖励,成为标杆项目。花都花山安置公寓与南沙小学(时代南湾校区)扩建项目也在同步推进,共同构建起广州模块化建筑示范矩阵。

  中建海龙还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一站式模块化好房子建造服务和模块化好房子体验馆。借鉴汽车服务理念,从房屋设计、生产、建造到售后,为客户提供“所见即所得”的全新体验,实施“体检与保险”制度确保质量透明,并推行“先样板后交房”提升客户体验,真正实现从“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到“像汽车一样提供售前售后及保险服务”的跨越。

  未来,装配式建筑4.0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建海龙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引领建筑行业朝着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的方向发展,加速形成智能建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为人们打造更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共建美好人居。


责编:hxq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注: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华夏晚报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版权申明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02142号-2

版权为华夏晚报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