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晚报  >   科技  >  正文

以“一业一策”解锁AI潜能,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评论

  4月29日至30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信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本届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超过800位企业家、100余名院士专家及各界代表齐聚,推动数字中国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作为北京电控重点布局的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公司,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电数智”)携“星火·大平台”首秀峰会。现场,北电数智通过240平方米的展台沉浸式描绘了一幅AI生产力图景,吸引与会人员纷纷驻足。多位观众表示,北电数智提出的“一业一策”以业务为导向,促进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已形成行业范式,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图片13.jpg

  AI落地仍面临挑战,“一业一策”精准解决业务困境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最具变革性的力量之一,为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现实却给AI的落地应用设置了重重障碍。例如,场景的碎片化使得行业模型难以形成共性需求,企业想用AI,但不知从何处下手;企业内部AI应用和战略人才匮乏,外部技术团队懂AI但不懂业务,内部专家懂业务但不懂AI;许多企业对AI能创造的价值认识模糊,认为AI投入大收获小,保持观望态度;最重要的是,关键领域的数据敏感性,让企业对数据投入生产顾虑重重。

  面对AI落地难题,北电数智创新性地提出“一业一策”,即坚持业务导向,为企业掌舵人从顶层进行业务规划,并联合AI专家与业务专家充分共创,并通过打造样板间、沉淀行业模型,让模型能力能够从细分走向行业泛化。北电数智认为,人工智能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工程,其核心在于深入企业内部,直击业务痛点,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业一策”具有鲜明的特点——高价值场景定位、战略视角高、强落地执行性、促行业生态赋能。其中,高价值场景定位,强调以业务导向而非技术为牵引,助力企业找到真正有痛点的需求场景,为企业创造价值。战略视角高,智能化升级需以企业掌舵人视角进行业务规划,而非散点的IT项目,助力企业实现成功的战略转型。强落地执行性,指升级场景来自AI专家和业务专家的充分共创,找到技术和业务的最佳结合点,真正服务企业的智能化目标。促行业生态赋能,在打造标杆案例的具体实践中沉淀行业模型,让模型能力从细分场景走向行业泛化,推动行业模型发展。

  “一业一策”助力AI与产业深度融合

  AI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趋势。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

  “一业一策”正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北电数智聚焦医疗、政务、金融等供需矛盾突出领域,以系统性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赋能各行各业,重塑行业价值链条。

图片14.jpg

  在医疗健康领域,北电数智联合中日友好医院打造“中日樱智Agent开发平台”,基于“樱智・α专病大模型”推出Agent医疗助手应用,大幅减轻医生负担,提升诊疗效率。

  装备制造领域,通过面向高端制造领域打造产业赋能平台,整合多模态数据资源,推动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助力全链条产能与质量双提升。

  泛家居领域,助力家居企业探索实现智能化设计与生产,激活产业升级与生态重塑。

  低空经济领域,通过新兴产业加速平台助力珠海探索打造“地空协同”全域智能支撑体系,帮助城市消防救援、安防巡检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推动低空资源从传统应用向数字经济增长极转型。

  金融场景中,北电数智构建“算力适配 - 场景落地”全链路解决方案,在智能投顾、风险预警、合规审查等核心领域,正通过知识推理与数据合约技术重构业务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风险管控能力。

  政务领域,北电数智打造的政务行业大模型实现政务问答、政策咨询及城市治理的智能化升级。大模型具备幻觉监测、安全可控等技术亮点,并以政务AI助手为载体,带来全新的交互式体验、灵活的场景应用、高效快速的响应能力。

  随着“一业一策”的持续深耕和推广,北电数智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推动不同行业实现AI生产力跃迁和商业价值闭环。面向未来,北电数智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完善协同创新生态,加速AI赋能区域数智化转型,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持续动能,助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新格局。


责编:hxq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注: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华夏晚报致力于资讯传播,希望建立合作关系。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版权申明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02142号-2

版权为华夏晚报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